互助县召开2016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大会
| 招商动态 |2017-02-20
2月20日上午,互助县2016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大会在县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省委第十九考核组全体成员,县级各领导,县委各委员,县纪委各常委,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老干部代表参加会议。
互助县召开2016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大会
大会共有三项议程
一、考核组组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张生福讲话
二、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陶启业同志代表互助县党政领导班子作2016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三、民主测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
考核组组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张生福从充分认识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严查核实目标任务、严格程序环节三个方面对考核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陶启业代表互助县党政领导班子作2016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报告总结了2016年度互助县绩效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精准扶贫方面。全县10421名贫困人口脱贫,超出目标任务878人;28个贫困村退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误差率为2.6%,退出准确率为100%;蔬菜总产量达15.504万吨,超出目标任务40吨;肉类总产量达4.24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率为100%;完成易地搬迁项目工程量90%,超出目标任务40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1.12万人次,超出目标任务1.02万人次;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4050人,超出目标任务3050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3%,超出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3%,超出目标任务2.3个百分点;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贫困户、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低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均达100%,贫困地区贷款(不含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增长率为13.74%;县级金融扶贫风险防控资金到位1300万元,到位率达100%。
——县域扶贫方面。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9.3%,超出目标任务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9.1%,超出目标任务0.1个百分点;行政村道路通畅率、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完成率、农村电商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完成宽带覆盖目标任务100%;全县28所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完成率达100%;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200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400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农牧民危旧房改造任务6239户(含建档立卡贫困户1502户);县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040万元,增长101%,高于目标任务81个百分点;使用村级互助资金5900万元,使用率为100%;全面完成了重点生态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年度工作任务,完成率达100%;完成基本农田保护56799公顷,超出目标任务357公顷;天然林、公益林管护工作完成率达100%;人工造林目标完成率达100%;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了目标要求以内,未发生重特大以上环境污染、人为生态破坏事故和辐射安全事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6%,超出目标任务13个百分点;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6.3%,超出目标任务7.3个百分点。
——综合保障方面。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07.4亿元,增长10.5%,超出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5.38%,超出目标任务0.3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36.3亿元,同比增长9.04%,超出目标任务0.04个百分点;完成园区工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0.2%,超出目标任务1.2个百分点;完成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3%,超出目标任务3个百分点,政府债务风险处于安全区域,全面完成了年度财政预算绩效综合管理考核目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2亿元,同比增长19.19%,超出目标任务7.19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同比增长11.5%,与目标任务持平;互助土族故土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全县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亿元,增长20%,与目标任务持平。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报告总结了2016年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扎实推进经济健康发展。始终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县的定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种养业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马铃薯和油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功创建,粮油综合产量达到32.6万吨,全省重要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基地的地位不断巩固;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定位,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工业”,绿色产业园“三通一平”全面实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大力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整合21家小酒厂组建了互助聚发青稞酒公司,并纳入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0.8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县的定位,全面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土族故土园国家5A级景区已在国家旅游局官网公示,即将成为继青海湖、塔尔寺之后的全省第3个5A级旅游景区。北山、佑宁寺等景区景点建设强力推进,西山牙合“最美北方梯田”等乡村旅游品牌初步形成。我县被列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全年接待游客325万人次,增长12%;紧紧围绕建设全市最美县级城市的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建设强力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推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率先在全省实行院长年薪制、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和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我县被国家卫计委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拟予激励支持地方名单。全面完成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全省首批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开展,各项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荣获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称号;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支撑,认真研究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培育壮大特色新兴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创新,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产业、产品层次向中高端迈进。全年发放创业贷款4200万元,消化商品房库存17.4万平方米,化解政府性债务7.2亿元,盘活存量资金8.89亿元,淘汰落后产能13.9万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主动与首都医科大宣武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系,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在医疗人才、技术、科研等方面获得了更多支持和指导。紧紧依托“青洽会”“清食展”等平台,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7项,到位资金27.7亿元。
——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生态文明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健全。扎实推进以核心城区、交通干线、高寨后山和塘川河流域东西两山绿化为重点的“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绿色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更加注重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在了计划指标之内。北山林区在被省林业厅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认定为森林康养基地的基础上,又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我县被评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森林资源目标考核优秀县。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载体,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五星级文明户”创建,科学确定100个整治重点村,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全面治理“脏乱差”,并加强农村道路、环卫、文化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农村面貌得到改善,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日渐浓厚。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履行党委政府主体主导责任,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制定精准脱贫攻坚方案,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实行县级领导包片督战,探索建立了“五个一”管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1+8+10”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整合各类资金9亿元,实施了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等项目91项。2016年确定的28个贫困村退出、10421名贫困人口脱贫,顺利通过省、市抽查验收和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精准脱贫首战告捷。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31.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发展的共享性进一步提高。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我县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持续推进平安互助、法治互助建设,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统筹抓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等法治建设各环节工作,依法治县进程不断加快。深入推进“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分类制定城市、农村创建标准,探索出了农村家庭“计分制”和城镇居民家庭“否决制”的评选模式,在全省率先出台激励办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县委副书记、县长安永辉主持会议
考核组成员认真查看考核资料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