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副省长从六个方面对园区工作提出新要求
| 招商动态 |2016-08-08
在4月25日召开的海东工业园区2016年工作会议上,省政府王黎明副省长就全面做好今年园区工作从全力保持园区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园区循环发展、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全力支持园区建设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全力保持园区经济稳定增长。一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入企帮扶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园区领导联点和部门领导蹲点企业责任制;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及资金,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二要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技术领先、带动效应强的大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增长速度快的骨干企业,积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三要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审批、环保、土地等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动服务、跟踪落实;对新开工、新落地项目要做到快审、快批、快办,确保项目尽快建成,为园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保障。
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化”模式加快创新发展。二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重点加快水泥、铁合金、电解铝等产业领域内相关企业的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三要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决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负担。鼓励支持银行、担保、小贷等各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努力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要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传统产业引进、研发、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支持力度,在突出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的同时,乘势发展特色轻工业,构建具有高原特色优势的轻工业体系。
三、扎实推进园区循环发展。一要重点引进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及特色轻工业等重点领域,引进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企业循环生产、园区循环发展、产业循环组合,完善园区循环经济工业体系。二要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三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落实国家和省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土地资源优化整合力度,细化入园项目土地利用效率指标;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再利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认真谋划园区中长期规划,加快推进规划内村庄搬迁安置,提升园区未来发展空间。四要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生态园区。加快园区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推进园区环保监管、污水、废弃物处理等公共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加大园区及周边荒山荒坡、空闲土地的绿化建设,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生态园区。
四、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一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产业规划为引领,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逐步引导招商引资工作向专业化、市场化机制转变,把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机制结合起来,提高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水平。二要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构建,强化项目建设前期准备,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三要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落实相关政策,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和淳朴勤俭、敬业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五、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做好已竣工基础设施项目的验收、查漏补缺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平西经济区北片区和平北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乐都、民和工业园,互助绿色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
六、全力支持园区建设发展。一要按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要求,帮助指导园区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突出产业定位,体现城市特色。二要支持园区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推进道路、管网、供气、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等设施布局建设,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三要优先在园区布局建设引领产业转型、增强发展后劲和具有长远带动效应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